找到相关内容17897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李炳南答:诵经时撞钟敲木鱼,有何取义?(普慧)

    问:诵经时撞钟敲木鱼,有何取义?(普慧)   李炳南答:钟能警众,且钟身或铸经文,或铸经名,撞之音传虚空,等于经声遍满法界,乃普益众生之。鱼常醒不睡,刻木为形,敲之使不昏沉。取其惺惺之;并以群众念诵,必有音节,方不错乱,钟鱼又为调整音节之用。

    李炳南

    |析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9572712846.html
  • 西藏物语•手印

    手印   是佛教实践和造型艺术中表现的一种具有独特寓意的手势。印在显宗中有印章之,在密宗中有标志之。即本尊表示意念时,以屈指节示之。其屈指节之手的动作称之为手印。常见的手印有说法印、禅定印、触地印、转法轮印、与愿印等。

    佚名

    |手印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06405922429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假如有一人证道后,发愿生西方或东方否?

      问:悟道、见道、证道有何差别? (庐山归宗首座)   月溪禅师答:道乃本来之。悟道者,豁然贯通本来也,证道者,亲证自性也,见道者,亲见自性也,三种名目实一也。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212510972.html
  • 问:俱有缘和增上缘有何区别?

    俱有缘就是辅助亲因缘感果的缘。而增上缘是不碍他法的产生,所以,俱有缘亦具有增上缘之,俱有缘是属於增上缘,增上缘不一定是俱有缘,譬如亲因缘。亲因缘是感果的主因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40478123.html
  • 问:佛教中的七众还有哪些称谓?

    沙门:亦称桑门,为息心修道。为古印度对一切出家修行者的泛称,在我国则专指佛教僧侣。 和尚:亦称和上、力生等,为“亲教师”或师傅之义。原指僧人对寺院方丈等长老的称呼或受戒者对授戒师的称呼。后来俗化,泛指男性出家人。 尼姑:为汉地对女性出家人之俗称。 僧伽:简称僧,为和合众,本指三人以上的僧团。后与道士相对,泛指佛教出家人。 头陀:译义抖擞,特指一类修12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21053285180.html
  • 法界

    法界  法界的“法”,来自梵语动词词根,其意为护持,故法之为对人间行为的护持。“界”则是梵语动词根演化而成的名词,要素之。在佛教,法是诸法,界是分界,即诸法各有自体,分界不同之。这本是就现象一面而总举诸法。不过,在另一面,界亦有“性”之,法界即是法性,这是涉及本体方面的真如了。故此一概念通于现象与实相两方面。在大乘佛教,这概念更有宗教上的本源之,直指法的根源。大乘佛教以这个宇宙全体都是...

    吴汝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5446539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僧伽的组织有没有什么原则和制度?

      赵朴初答:有六项原则,就是"六和":戒和、见和、利和、身和、口和、和。简单地解释一下:和就是和谐一致的意思,遵守共同的戒律(戒和),见解一致的共同修学(见和),平等受用合法的财物(利和),生活上互相照顾(身和),言语上互相劝善止过(口和),思想上彼此友爱敬重(和),通过这六项来达到僧伽中的和谐一致。为了实现六和的原则,佛陀曾经为僧伽制定了许多制度。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常识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7/06261910747.html
  • 西藏物语•六字真言

    六字真言   汉语音译为唵、嘛、呢、叭、哞、吽、。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。从字面上解释,六字真言是“如意宝啊,莲花呦!”这一感叹语句。其内涵教深,具体解释是:“唵”表示“佛部心”,“嘛、呢”二字,梵文为“如意宝”,表示“宝部心”,“叭、哞”梵文是“莲花”,表示“莲花部心”,“吽”表示“金刚部心”。藏传佛教将这六字视为一切根源,循环往复念诵,消灾积德、功德圆满。

    佚名

    |六字真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06380122425.html
  • 重在心诚的布施与无财七施

    。由此可见,供奉神佛,重要的并不在于供物的大小,而是在于是否虔诚。 一般而言,所谓布施是指散发自己的财物来救济穷苦的人之。但在《杂宝藏经》中,所劝于世人的却是“无财之七施”:    那就是第一的“眼施”,以慈祥而明亮的眼睛待人之;  第二的“颜施”,以笑容待人之;  第三的“身施”,以清洁而端正的仪容待人之;  第四的“言施”,以温和的语气待人之;  第五的“心施”,以真心待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3743595.html
  • 问:什么是弥陀三尊?

    ,所以置在左方;而大势至代表大智,为上求菩提,所以安于右方。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13577990.html